江南官方体育网页版:社区工作法|建立新邻里关系:打造活力空间

2024-03-16 15:13:40 1 来源:江南官方体育app 作者:江南综合体育app下载安装

  居住者从个体到社群(社团)链接起来后,需要有空间,承载群体需求。居住者使用空间的频次高,这个空间就成为居住者乐意使用的空间,包括线上和线下。社区活力空间就这么打造起来了。

  社区活力空间指,居住者使用频次高且会重复使用的空间,是居住者喜欢去的空间。也即从居住者的需求出发使用形成的空间。

  同地域的居住者容易聚在一起。一方面是交通、空间等成本都更低,另一方面,相互一说自己是某个小区的业主、某个社区的租户、周边哪个商铺的工作人员,大家都会唤起相同的记忆点、共同的生活经验,更容易建立信任。

  居住者参与频次增加且重复率高了之后,这个空间的活动,能吸引更多居住者(并延展至非居住者群体)关注或参与。

  共同运营,共同参与,是主体从“他者”到“我们”的转变过程。社区中,这个主体到底是谁,是模糊的。居住者会认为,公共建筑维护的责任是物业的,而不认为是“我们”的;居委会组织的活动,是“居委会举办的”,和“我们”无关,“我们”参与是去享受服务,不认为“我们”有责任,有什么责任那是“居委会的责任”。

  通过这套工作法,需要明晰,社区的责任主体是“我们”——所有的居住者。这是共同运营、共同参与打造的社区活力聚集地,这个地方是“我们”的,不是“他者”的。

  社区活力空间包括线上和线下,且线上线下需要联动。如,居住者可以在线上初步接触,到线下再面对面接触,回到线上进一步交流,再到线下建立信任、形成密切关系。如此相辅相成、层层叠加,就是建立社区关系网络。

  居住者可以有一个线上常用工具,可以是微信、某个社区论坛,或某个社交APP等;常约见的线下社区空间,如广场、社区中心等,以开放式的空间为宜。这类线上、线下空间,称为社区活力空间,即居住者们使用产生活力的空间。

  社区公共空间,如广场、社区中心、乒乓球室、儿童娱乐设施等,居住者会在此举办大中小型活动。线下社区空间使用频率较高时,会发生争抢场地的情况。因此,对一些较常用的社区空间,要将规则前置,制定好场地使用规则。我们过往的实践,是在社区中进行,但我们没有独立运营空间的经验。依靠社区实践,我们形成的空间概念是这样的:

  如果没有明确给居住者支配使用权的空间,而居住者的需求又需要空间承载,那么一切符合居住者需求的空间,都可以用起来。包括建筑空间、周边商铺、居住者家中空间、室外广场、运动场地等,且不限于实体空间。

  在居住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,线下室内空间会不够用,需制定明确规则,确保有序。产生费用,则需公示收费标准和收支情况。与理想状况不同,现实中可能会有障碍。比如,社区公共空间默认产权为业主共有。既然产权业主共有,其资产产生的收益也应归属全体业主。但实际情况是,居住者并不知晓收益归属全体业主。居委会、物业等使用的共建配套,产权也是业主共有。因此,这套方法中专门有梳理产权的部分。事实上,

  。一些线下开放空间、室外场地、运动场地有其他管理主体,居住者如果需要用,则需按照其规则付费使用。当社区公共空间使用频率较高,有管理权的一方可将场地管理起来,建立一套规则。明确谁可申请、提前多久申请,要求使用者保持场地卫生。必要时,可在社区公告栏张贴场地使用表。社区一般需要支持到群体,不建议支持个体。在此,

  作为打造社区活力空间的主要方法,社区市集是较为复杂的,需要系统性组织运作。我们社区市集的这套方法,也有形成过程。2008年,

  为资助汶川地震受灾的孩子,一些人发起了青苗计划,就用到了市集的形式。市集售卖所得作为筹款资金,用作定向捐赠。

  一位伙伴就曾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其中。该市集每年“六一”举办,需确定场地,招募摊位,辅助摊位内容等。这个项目至今还在延续,继续支持公益项目。而后,我们也在好家长(支持家长成长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家公益机构)

  的市集中积累了经验。好家长有上千个家庭会员,比青苗市集要好做很多。招募市集摊位时,名额供不应求。这些好家长们,本身就是让一场市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执行者,各自无形中承担了组织成本。不过,好家长每次市集都是独立的,并无内在逻辑,前后串联性较弱。好在,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,留下了美好的成长回忆。而在T社区,我们在介入初期,想到尝试举办一场市集。一来

  ,我们擅长组织单次活动,有人手有点子有资源,能让市集摊位内容比较有创意,不致流俗或太过商业化,能起到聚集人气的效果;二是市集本身是开放的,敞开怀抱欢迎愿意逛市集的人们。结果非常成功。当时,我们并没想到,这个做法后面会沿用到各个社区项目。社区市集属于社区大型活动,倡导下楼结识邻居、和邻居成为熟人、创造和睦邻里、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。社区市集可以每季度一次,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。除了线下市集,还可每周固定时间举办线上市集。

  社区市集需要承担公共职能,为社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社区平台,鼓励邻居贡献技能、分享资源、做社区志愿者,共同为所有居住者创造有爱有情的社区环境。

  社区市集内容具有社交性,因而很受欢迎。比如,现场教学烹煮咖啡、现场粘土制作等。社区市集倡导邻里参与,鼓励居住者积极参加。社区市集是生机勃勃、海纳百川的社区活力空间。由此,可以维系可持续发展,创造社区文化,最终发展为社区定期举办的盛事。

  通过社区市集,能培育居住者的领导力、协同力、志愿者精神,协同社区利益相关方,深度了解社区发展内涵,支持社区内外部资源导入社区,助力社区发展等。其实,不同地方也有很多市集。和一般市集相比,我们这套社区市集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?

  一般市集举办方是居委会或物业,或商业机构等。而六边形工作法中,主要的决策者、行动者都是居住者。社区市集的主体是居住者,居住者不是被服务对象,是主动承担责任,策划、举办、执行的主体。

  一般市集是为促成消费或完成任务,这当然无可厚非。所以,市集上有多个商家的产品,商家借此达到了进社区的目的。而社区市集以支持居住者个体发展为目标,鼓励居住者把创意、闲置、产品呈现在社区场域。过程中,

  。居住者可在其中徜徉,认识新邻居,与合得来的邻居交流,购买邻居家的产品,继而由产品故事建立关联。一般市集,商家卖完商品就走了。即便有联系方式,售后维权成本也很高。而社区市集的主体是居住者。居住者在此呈现产品,不可能是一锤子买卖,而需要对产品负责到底。否则邻居会找上门。这无形之中制约了不诚信行为。

  一般市集是通过物业招商,通过商业逻辑运作。或由相关方提供免费服务,如理发、磨剪刀、量血压等,但这些通常并非内生需求,组织者主要希望通过“免费”赢得美名。实际上,

  。因为搭便车、贪便宜,与要培育的居住者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恰好相反。居住者应养成为自己的需求支付成本的意识,不管支付方式是什么,都不该“免费”。所以,“免费”非但无法助力社区发展,还会造成阻碍。而社区市集是公开招募居住者摊位,邀请每位愿意遵守市集规则的居住者做老板,开自己的小店。居住者大部分不愿遵守规则,因为设摊要做一系列准备,产生若干成本。而能否有收益,取决于其他居住者是否信任、是否有需求购买相应产品。因此,社区市集的实现路径,是对个体或群体

  的赋能过程。居住者能否由此发展和成长,以及如何实现,都融在社区市集一步步从无到有的过程中。没有招商,更没有免费服务。当一个点子吸引到有需求的居住者,继而这个居住者成为主体时,就创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摊位。无数个摊位创造出来,就成为社区市集。

  一般市集作为单次活动,举办完就结束了。而社区市集是社区的庆典。社区市集从无到有的过程,都要通过社区信息平台,传播到居住者那里。让居住者亲眼可见、完整经历。

  通过深度体验共建,居住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强的黏性,对社区市集形成深刻的印象,并生成对未来的期待。

  往后,任何形式都可纳入市集。比如,绘本剧表演、捐赠、商业合作、赛事等。因为,一项项内容,都是从一个想法开始,通过共同参与,整合多方资源,最后集合起来,呈现为“社区市集”。重要的是,作为主体,每位居住者都可以发挥能动性。里面填充什么内容,做什么活动,都是可以的。

  社区儿童、以家庭为单位设摊,老两口、单身邻居、小情侣、夫妻俩、一家三口(或四口)、祖孙三代,等等。只要是居住者都欢迎。

  (1)选定市集发起人,或物色市集发起社团。(2)成立市集工作组,召开沟通会,商讨主要内容和招募细节。

  需契合时令、社区氛围、人群特质等。比如,开学季。根据社区情况安排内容。市集内容越丰富,越受邻居喜欢。比如,某次社区市集,居住者设计了代金券。这里要赞叹居住者的创造力。每个人只有一个大脑,而每个社区都有众多居住者,大家都有经验、技能、点子、资源等。我们要相信社区居住者,他们完全有内驱力,能靠自身成长,有智慧地解决在社区遇到的问题,改变自己的社区,让其变得更美好。

  其实是想清楚之后,明确怎么做,让大家行动起来。即准备工作前置。不是现场发现和解决问题,更不是形式主义。所做的每项准备,都是这次社区市集需要的。社区协同要共同协商、责任共担、分工明确。

  要让大家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、怎么配合其他方面。只有明确任务,才能齐心协力把事办好。如果这一风气没有养成,不仅会缺乏协同,还会造成较大内耗,再好的工具、再丰富的经验,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,甚至积累诸多社区矛盾。后面的筹备分工表,包括五周的计划。每周有要明确完成的内容。每项有对应工具以及参考案例。可根据社区需求调整。在此,是用工具培育使用者,使其具备举办一场社区市集的能力。

  市集流程难在前期筹备,以及参与者能否自觉遵守并维护规则,成为共建者。现场操作并不困难。参与的居住者够多,现场自然热闹。需要志愿者帮助维护现场秩序。每个志愿者应手持一份市集脚本,充分了解每个环节和岗位该做什么。第四步,总结复盘。

  没有完美的市集,只有一次比一次更好的市集。每次市集结束后,全体组织者包括志愿者,要一起复盘,梳理本次遇到的问题,顺便畅想下一期社区市集,并安排人员将活动所有文件归档。市集场地选择

  社区大型活动空间是很好的活力聚集地。室外广场最好选择社区枢纽位置,枢纽本身是社区人流汇集地,又是居住者必经之地。广场要开放式的,不能在围墙里。需选择空旷、人流量较多的场所,它将承载社区各类大型活动。

  ,如发现有人转让摊位给非本社区邻居,永久禁止其参与市集(说明:市集是服务居住者的,因此必须是本社区居住者。报名时,需填写详细门牌号,由组织方核对)。2.没有详细门牌号

  100元(根据市集规定,遵守摊位承诺):特殊情况自行寻找邻居替代,主办方不介入摊位更换事宜,迟到早退、无故缺席、结束遗留垃圾,不退押金(说明:涉及金钱要格外慎重,要将这类规则前置说明,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)。4.筹备市集需准备店招、递交店铺简介

  (用以宣发)、配合市集整体安排,否则扣除押金,情节过分的取消报名资格(说明:让居住者有参与感,对市集有重视态度,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)。5.居住者报名市集摊位免费

  ,可进行现场宣传推广,但仅在摊位范围内(说明:商户天然有推广需求,完全杜绝不利于管理。可以给商户购买摊位的权利,既满足商户需求,也可为市集提供资金,有利于可持续发展)。7.商住界定:

  凡需要宣传推广的,全部作为商户处理(说明:有些居住者兼具住户和商户身份。因此区分商户、住户。市集目的不是商业,商业需要推广,因此以此界定商户和住户)。8.赞助费

  剩余费用回馈摊主,用于采购摊主证书或徽章,出席摊主都可得到一份,或用作长期举办市集的筹备资金(说明:有商户缴费、有赞助,就要公示财务,让每个住户知。